<aside> ◽ 午休时分是我和朋友们尝试的播客节目,第一期我们聊艺术学校毕业后的生活。
</aside>
https://on.soundcloud.com/96a9y
Lu: 我叫 Lulu。我之前读工业设计,来纽约读的是交互电讯专业,在纽约大学,现在是一名艺术家;但是白天有一个工作是程序员,这个职位也叫做创意技师。
Cho: 大家好,我是 Cho,我平时也会做一些新媒体艺术相关的艺术作品。同时我也在纽约一所大学的艺术和设计专业教书。我也在做自由职业的设计师,平时接的项目涵盖产品设计、交互体验设计、网页设计等等,所以是多重身份。我跟 Lyu Lu 也是校友,我跟她也同样是在纽约的 Interactive Comminication Media 这个专业毕业的。
Lingxiao: 你们两位都是纽大 ITP 这个项目毕业的艺术家,他的全称是 Interactive Telecomminication Program,听众可能不是很熟悉,你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吗?
Lu: 从我的角度,ITP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它就希望把各种各样的人加进来,希望产生一些很神奇的化学反应。就比如说有学数学的、有学物理学的、心理学的,各种专业都有。这里面到底干什么呢?首先是做互动式的艺术,讨论艺术和科技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叫做新媒体艺术。还有一种是做交互设计就是同时它什么都要设计,艺术和交互和科技,就是这样的一个专业。每个人每学期会有五十几门课,所以课的方向也很不一样,每个人从这专业毕业也会变成...
Cho: 我觉得 Lyu Lu 已经说得挺全面了,我的理解可能就是它把各行各业的人都凑在一起,然后鼓励各行各业的这些人怎么样去使用比较前沿的科技和技术,然后去在各个领域做出创新,然后并且怎么样让各个领域的人进行合作,然后去进行一些创新,或者去突破一些原有的边界和界限。因为它是一个就像 Lyu Lu 说的,因为它非常地杂,然后大家背景非常地多元,所以大家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啊,或者毕业之后的选择也会非常地多元。
Lingxiao: 你们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这个项目?是怎么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的?因为它好像就不是一个特别常见,或者常规的那种艺术项目。
Lu: 首先是跟国内的营销有关,就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接触到 ITP,尤其是国内的孩子,是因为国内的作品机构都会把它营销成一个交互设计的学校。交互设计就是一个能够赚到钱的一个职业。所以很多人也可能抱着这样一点的目的来 ITP,但它不是 ITP。我个人是因为我在华工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老师,他向我极力地推荐,所以我就来了。
Cho: 我的话好像是因为本科的时候我是学摄影。那个时候其实就在做一些摄影课的作业的时候,其实就会开始有些不满足于摄影这个媒介,然后会加入一些声音啊或者装置啊一些东西,然后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个时候就会想就是有没有可能去学一些别的媒介。最开始的时候我其实是在看纽约电影专业,因为纽约电影专业是全美第一、第二,很有名。然后再看那个电影专业的时候,就是我的鼠标一滑就滑到了下面一个专业叫 ITP,然后我就看这个专业好像挺有意思的,就被吸引了。这个应该是一个契机吧。另外下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也对科技这个东西产生一些兴趣,那兴趣可能不是说,我感兴趣怎么写代码或者怎么连电路,就更多好奇就是,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社会的影响,然后我对这个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当时就想那我得走在这个科技的前端,不能被科技抛下,然后想多了解一下科技是怎么运行的。所以我觉得可能出于这两者共同的原因,最后选择来到了 ITP。
Lingxiao: 在进入这个项目之前,你们对新媒体艺术或者说对 ITP 所做的这些事情,你们有一些期待吗?和完成这个项目之后,你们对它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Lu: 我个人之前是也是因为学工设有点无聊,其实在一家新媒体艺术的公司国内的工作了大概一年。在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国内的新媒体公司,他们很喜欢去抄国外的 idea,所以就觉得要不如果出去读书的话,如果我掌握了技术的话,就可以去探索一些新的形式和可能性。在 ITP 确实是可以掌握很多技术的,尤其是我觉得特别好的课程,我个人特别感兴趣的是物理编程的方面,就是用一些控制器能够让艺术家也控制一些硬件,通过一些简单的代码就可以实现,所以这符合了我的期待。但我觉得没有符合期待的,反而是整个新媒体艺术这个行业似乎在衰微,就是或者说是就是它就是相当于是我以为会之后会有很多的机会,但是发现。在美国、在纽约,这些机会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多,或者说是我感兴趣那一方面的机会比较地衰微。
Cho: 我觉得我当时来读这个项目之前,我以为我是去读一个艺术项目,但是实际上在这个两年的过程中,我很多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学习怎么写代码、怎么切木头,怎么连电路,然后怎么样去做这些。我没有想到我会去花那么多时间学这些事情,然后我也没有想到,我会通过这两年时间成为一个编程这么好的人。这些事我完全没有想到了,因为我一开始的期待可能更多的是就是学习艺术,或者是关于艺术的探讨吧。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项目还是,尽管花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技术,但是我觉得还是拓宽了很多我对创作和表达的想象,并且我觉得在这两年里面,这个项目的平台给了我很大的创造的自由。就是让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去创作,然后我觉得这是让我感到很快乐的。
Lingxiao: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它里面使用的技术始终是在演进的?
Lu: 或者说是它在不断地紧跟最新的艺术、最新的技术,就确实是最早我进 ITP 的时候,我完全不想碰 AR、VR,但是大多数很多的课程又慢慢转向了这个方向,但我个人感兴趣反而是物理空间的装置,所以在物理空间装置这一部分的机会变少了。但是另一个层面。比较新一点的技术,那现在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很火,所以新媒体艺术的重点可能又会偏向这一个技术领域。
Cho: 我觉得就是刚才你那个问题里,可能新媒体艺术它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和商业的应用可能是要分开来聊的。我觉得就是像 Lyu Lu 说的,我也感觉到在毕业之后,所谓的工作机会没有那么多,就是哪怕你作为一个艺术行业从业者,你也需要思考你要怎么工作,怎么样去养活自己。那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毕业之后,其实这个行业在商业方面的应用没有想象那么多,然后工作机会也没有那么多。但是单从艺术表达的层面讲,我觉得没有什么什么技术好、什么技术差这样的一个说法吧,就是更多的是个人的一个选择。
Lingxiao: 那你们有了解做这方面的全职的艺术家吗?或者说你们现在就是的工作,和你们之前的期待就是有什么交叉的部分?
Lu: 知道的全职艺术家,就比如说他们有一个很大的 studio,嗯先他们可能会 hire assistant,就是会雇一些助手。他们白天要算他们这个工作室要怎么赚钱,包括联系客户、包括回邮件。在上午的时候会干这件事情,下午的时候就要创作。也同样很成功的我的老师 Dany Rozin,他是一个全职的教授,但他同时也有一个 studio,他在每周有两天到三天的时间要上课,那剩下的时间他都会待在 studio 里面,全天待着。我觉得他的创作也挺高产的,就是大概每个季度都可以看到他有一个新的作品。
Cho: 对,我觉得我认识的很多新媒体艺术家,他们都是有第二份工作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有做老师,比如说我们当时在 ITP 的很多老师,其实也是一边在教书,一边在做自己的 part。我还知道的,又比如说他们可能会给一些比较出名的艺术家打工或者做助理,然后在这个剩余的时间他们会去做一些自己的东西。我知道的,没有任何第二份工作、全职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好像不是很多。